3 月 21 日,回到寢室後,準備練習 IELTS 的題目前,打開手機隨手滑滑社交網絡,發現有人 at 我說「Piecelet 的作者好像也在長毛象」。看到這裡時,我正想著太好了,又有人在討論我的 App 了,結果隨後的看到的貼文令我意想不到。
這篇博文包含了我從頭到尾的心路歷程,及 25 條關於指控 Piecelet 數據不正當收集的正面回答。

一:起始
多年網上衝浪的我,遇到這種帖子時,有時覺得「非常離譜」,有的時候覺得是「惡意引戰」,已經麻木的我不再參與這一場場「賽博戰爭」。但是這次,戰爭的中心是我。
在我第一次看到這則貼文時,Ta 的轉嘟數就已達到了「47」個。點開評論區,夾雜著各式各樣的討論,有人說這是在利用「NeoDB」的心血賺錢,有人說「雖不道德但合法」,還有人說「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但是這樣還是不太好」。雖然我從製作之初便得到了 NeoDB 官方的支持,但在這則貼文下面,認為我製作 App 這件事情從始至終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有一個人。
更:有友友指出,還是有很多象有用不同的方式在反對貼主的觀點,只不過他們沒有 reply 到嘟文下方,所以我沒有看到。多謝你們☺️。
各式各樣的仇恨言論湧到我的面前。
而真正 push 我必須做出回應的是,有人在號召要「舉報下架」。

二:批評指控
從上面兩則截圖能看出,無論是「A」還是「B」,都在貼中說了同樣的話。
- 「完全不懂it也不懂it届的ethics,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 「我不是IT人员,对开源和商业化契约不太清楚,但是朴素的价值观告诉我很不对劲,是不是可以举报侵权下架?」
這樣的觀點就彷彿是「免死金牌」一樣,我想要號召大家一起抵制,但我也不懂,倘若我說錯了,也請不要怪我。
在科技超出人類認知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對一件事不理解想要弄明白,可以去問 AI。而倘若不喜歡這種和 AI 對話的方式,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問網友也並不是不可以。但是 Ta 们似乎从来没有真的想弄明白這一切發生是否「make sense」,而是在心中已经认定這一切似乎都不「make sense」,於是號召大家一起舉報、抵制,但不知出於何種原因,他們似乎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正確的,於是又增加了一個「我並不懂」的「免死金牌」。
當下我最快聯想到的是,電影《好東西(2024)》中,小孩說,不懂的人也可以随便批评别人。
三:標準要求
不同的標準要求已經太常見,一個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反覆提起的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對女性高道德標準要求就不再討論了。在選購手機時,人們會關注 iPhone 新功能設計的有沒有 90 分(滿分 100),會關注 Apple 的隱私措施是否到位,但面對其他品牌手機時,這樣關注的聲音似乎小了很多,即便他們的價格都一樣,這是在商品選購時的不同標準要求。在觀看「中國產」電影時,如果有稍微不錯的表現,便會獲得更高的「豆瓣評價」,這也是對於「中國產電影」和「非中國產電影」的不同標準,當然價格的影響可以不計,因為院線電影中,國產電影的定價總是高於進口電影。
我也在一些領域中享受著「不同標準要求」的「紅利」,NeoDB 官方曾留言對我說「联邦宇宙用户们比较友善耐心」,很多人也因為我是一個學生,獨自開發 App 而降低對 Piecelet App 的質量標準。在 Piecelet v1.0 版本上線時,所有的付費功能都是「Coming Soon」,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當時收到了很高的付費訂閱(嚴格意義來說,是贊助),非常感謝。

但在這次事件中,我發現我變成了被「高標準要求」的目標。我個人在開發中測試了很多 Mastodon iOS App,就拿 Top 級別的 Mona、Ivory 來說,它們有很高的價格(相較於其他 Mastodon iOS App 來說),但沒有一個 App 承諾「部分收益用來捐助 Mastodon 項目」,也都不是開源,很多 Mastodon 基礎功能都是要付費才能使用的。但是他們沒有被「掛」在網路上指控利用 Mastodon 數據賺錢。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一開始就開源的 Piecelet 似乎令人覺得有些可笑,我完全可以隱藏我的程式碼,創造更高的競爭門檻並保護 Piecelet 項目本身。我捐贈了 Piecelet+ 的兌換碼給所有 NeoDB 貢獻者,我承諾了捐贈了部分收益來支持 NeoDB 開源項目本身,我還承諾 NeoDB 官方的功能保持免費。
我本來可以不做這些事情。
為了避免我百口莫辯,我當下便使用 Piecelet 官方中文帳號 Po 了一篇嘟文。

我在每一段落,都使用「Piecelet 虽然没有义务」作為開頭,儘管這讓我看起來有些應激,但這是我反抗不合理道德標準的微小舉動,大部分人不會思考,除非引導他們思考。
不過沒關係,即便這樣,很多人也會繼續認為 Piecelet 做的不夠好。
四:回復後
我把上面的想法,用充滿理性的態度,撰寫了一則「回應」。很快,手機上便不斷有通知彈出有人 Repost 了我的這則回應,截止寫文時,已有 88 個轉嘟。
「B」的想法
從最初號召舉報「Piecelet」下架,到在同一篇 Po 文中指出「简中群体对意见人士举报、网暴、开盒等會产生不可抗、不可逆后果」,如此矛盾的發言讓我並不是很想回覆 Ta。

在對於「A」的回應發佈之後,我直接將回覆連結甩在了「B」下面一個幫我回應的網友,並感謝了這位網友幫我回應,但似乎我忘記去掉了 @B,導致「B」以為我在回覆 Ta。結果「B」便再次來回覆我的 Po 文,說是「對事不對人」,但 Piecelet 的創作者自始至終只有我一個人,你對「事」的不滿,不查證事實,號召網民舉報,確實影響到了我「個人」。除此之外其自相矛盾的言論讓人很難不讓我多次思考。

- 「私以为这个和mastodon客户端有区别」:從技術上來說,沒有區別,都是使用 ActivityPub 和公共開放接口(API),並由用戶自主授權。
- 「mastodon是去中心化,不联邦的实例用户看不到我的帖」:假設你的聯邦指的是 ActivityPub 協議,那不聯邦的用戶實例用戶確實看不到你的貼,因為他們根本就沒辦法訪問 Mastodon。若假設你的聯邦指的是實例之間的聯邦,不聯邦的用戶仍然可以直接通過網址訪問你的個人 Mastodon 主頁。
- 「而影音标记app的形式格式与毛象不同,为聚合性,即使没有联邦没有互关,一个小红书非毛象用户也可以进入这个app,在同一词条下看到所有人发布的评论。」:在某一條目下評論,等同於在某一嘟文下評論。我之所以能看到你發的嘟文,是因為有人 at 我了更上層的嘟文,你作為其評論回應,我能夠看到。這和 NeoDB 完全一致。倘若你不希望別人看到你的嘟文,或是 NeoDB 下的條目評論,你應當設置權限,而不是阻擋小紅書非毛像用戶訪問 NeoDB 服務。
- 「我的内容在我自己不知情情况下进入随机用户群体,并且不受我控制。」:NeoDB 的所有內容都是受你控制的,你可以自由選擇「公開」、「僅關注者」還是「私有」。我不知道你從和得到「不受你控制」的結論。
- 「可以说并不是“去中心化”的平台。」:NeoDB 從設計上和事實上都是「去中心化」的平台,我不明白你從什麼邏輯上得出了這不是去中心化平台的結論,是否去中心化也不是由你個人說了算。
- 「难以和mastodon的安全性相提并论,也值得更少的包容度。」:NeoDB 的安全性弱於 Mastodon 沒有任何依據,社群的包容度不由你一個人決定。
- 「那么和任何其他app如微博豆瓣一样,如果有人制作了一个包含我的数据的app并且公开发布,我会关注谁有access to我发布的内容,以及我能否选择并控制我的内容对谁可见。当然现实中肯定总有信息泄漏的情况出现,即使原装的mastodon和neodb也不是完全安全。但是这个app的确让我有些不适了。」:⋯⋯

- 「我恰恰认为去中心化很重要,我正因此才使用mastodon,我可以自己设置能否允许被谷歌搜索,可以选择关闭联邦,同样也可以选择自己租服务器建站,关闭未登录用户可见,等等其他手段控制我的数据不被不喜欢的群体见到,或者减少概率。」:你也可以自己搭建 NeoDB 站點,設置是否允許被 Google 搜尋。沒有人阻止你。
- 「非去中心化的app,没法选择。」:Piecelet 從設計之初便是去中心化的,可以自由選擇不同 NeoDB 實例,你對於 Piecelet 是非去中心化的指控完全沒有任何依據。
- 「隐私无法做到百分百安全,但我目前在mastodon上隐私是在我舒适度内的,这个app超出我的忍受范围了。」:如果你設置好你的隱私權限,你的所有內容都是在你的舒適度內的。但是現如今你的全部內容公開在互聯網上,可以從網站上被任意訪問,並在 NeoDB 設置了「公開」權限後,我根據 NeoDB 官方公開接口獲取到的公開數據。對於你來說這些內容出現在我的 App 讓你無法忍受,那是你個人的問題。
- 「当然还是那句话,如果其他象友没问题,那么我也不能说啥,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但的确对我来说不太舒适,友友不用试图说服我。」:反正我就是這麼想,你也不用說服我,我覺得有問題,你們大部分人要是都覺得沒問題我也沒辦法。

- 「我的顾虑是将包含被禁词条的平台在墙内小红书宣传,可能会方便某些人搜索某词条并拉评论区清单。」:如果你害怕「拉清單」,你應該從一開始就設置好隱私權限。即便沒有 Piecelet 的宣傳,也有很多人在小紅書上宣傳「NeoDB」本身。而且,neodb.social 作為一個已經被中國阻擋訪問的網站,中國已經知道這個網站的存在,若中國想要「拉清單」,任何時候都可以。
- 「当然,如果其他象友没问题,那么就当看一乐。」:在你指控我的 App 各種侵犯隱私後,別人幫我有理有據的解釋後,你就說大家看個樂呵就好了。你的不認真是對待所有閱讀你嘟文的辜負,也是對待所有幫你解釋的人的辜負。

- 「我有自己的mastodon实例,是一名站长。我有责任保护自己用户的隐私,并且提醒我身边的人注意安全。」:如果你如此在意你在 neodb.social 的數據安全性,你應當搭建自己的 NeoDB 站點,而不是阻礙別人訪問 neodb.social,將 NeoDB 的客戶端舉報至下架。這不是你保護「自己用戶隱私」的責任,而是在假借「責任」之名影響、干涉別人。若你對 Piecelet App 不滿,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 NeoDB 站點後,屏蔽 Piecelet App 的訪問。

- 「neodb是服务提供方但不是所有人的领导,事情涉及到个体利益,neodb同意不代表所有人都要接受。」:NeoDB 為了避免成為所有人的領導,本身開源,並去中心化。你對 neodb.social 的行動不滿,同時大部分人都對 neodb.social 的決定滿意時,這一些也都是根據「聯邦宇宙」開放接口有序運作進行時,你依然不滿,可以自行搭建自己的站點,而不是號召所有人去舉報 App 下架。App 下架後,你的數據不會消失。
- 「但即使neodb也没有权利替我同意第三方把数据在简中开一扇方便之门」:何謂方便之門?在 neodb.social 被阻擋訪問的今天,有一個 App 就叫「方便之門」,而直接通過瀏覽器訪問是不是要叫「不方便之門」?在沒有使用翻牆軟體的前提下,無論是透過 App 還是 瀏覽器 都無法直接訪問,請問我的 App 到底方便在哪了呢?
- 「这件事的确让我觉得不适了,我还以为象友们比较在意隐私问题,这是public interest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呀,难道其他人真的都不在乎吗」:你所謂的「象友」們可能與此同時正在使用第三方 Mastodon App 訪問和互動你這條嘟文,他們所做的行為在你看來都是「隱私問題」。

- 「付费或许ok」:現在收費又是可以接受的了,我還記得最開始第一則嘟文中你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這個 App 所謂的「拿你的個資」來收費盈利。
- 「数据在neodb」:你也提到了,數據在 NeoDB,那和我的 App又有什麼關係呢?
- 「但通过其他实例联邦人在简中可以轻松access所有条目」:在 neodb.social 你確實能看到別人對條目的評論,但這是我開發 Piecelet 的問題嗎?
- 「我没有享受服务」:錯,你在享受服務。你之所以使用 neodb.social 而不是自己搭建 NeoDB 服務器,就是因為你在享受 neodb.social 其他用戶的評價和條目評分。沒有這些數據,一個人的 NeoDB 想必你也覺得無趣吧。而關於 Piecelet 提供的服務,沒有人享受來自 Piecelet 提供的服務,因為 Piecelet 本身不提供任何服務,你可以在「使用條款」中看到詳細說明。
- 「但不知情中贡献了数据」:你的每一個在 NeoDB 上標記的條目都是在給 NeoDB 貢獻數據,不存在「不知情」之說法。
- 「承担了简中审查风险,我没有义务开心地接受。」:「简中审查风险」同 Piecelet App 沒有任何關係,任何中國公民,在訪問國際互聯網,發表內容時都要承擔所謂的「简中审查风险」。

- 「人类已经进入AI时代,未来技术会更加普及,意味着制作网络工具会更加方便,同样——Ethics修养也显得更加重要。」:人類進入 AI 時代,與 Ethics 修養沒有任何直接的因果關係。你不能因為人類進入 AI 時代,就指控其他人不存在所謂的 Ethics 修養。
- 「懂技术,更要懂道德。没有道德的技术最终会带来灾难。」:我認為 Piecelet 已經盡了很多所謂道德責任了,儘管 Piecelet 從來沒有這些義務。當你在指控 Piecelet 沒有道德時,我可以認為作為唯一的開發者,你也在指控我沒有道德。而我,也可以在此作出迴應,不去查明事實真相,肆意指控他人,在網絡上號召「舉報」,不願聽取他人意見的人,在我看來是更沒有道德的人。而套用你的句式,我可以說 「懂道德,更要有道德。大量没有道德的公民最终会带来社會灾难。」
五:尾聲
作為人生體驗來說,被「掛」在一個良好氛圍的網路上還是蠻有樂趣的。人們會尊重常識,尊重事實。而不是被單方面不客觀的表述去一同「舉報」。多謝所有幫我發聲的人、幫我轉嘟的文、幫我按心的人。得益於你們,這次被「掛」在網路上並沒有帶來什麼消極的心理壓力。
但是這就沒有影響嗎?不是。
事發時間在 3 月 21 日,而我寫下這篇博文在 3 月 24 日。在這期間,我總是不斷地點開相關 Po 文,出來吃椰子雞🥥的時候,還在繼續「復盤」;回到家打遊戲,還在繼續「復盤」;在理髮店染頭髮,還是在拿手機「復盤」。別人的態度和想法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幾天對我來說尤為的重要。
手機上不斷地 Repost 提醒雖然訴說著大家的支持,但彷彿也在讓我想到這一切還在發生。我會十分關注在這場事件中「大部分人」的看法,我也會關注「掛」我的原 Po 態度的轉變。似乎我在期待著「掛」我的人能為這場 misunderstanding 做一個禮貌性的道歉,但是沒有。

這次事情並沒有可見的影響他們的生活,在宣洩完自己情緒後,得到象友們的解釋後,最初「掛」我的「A」只用一句話「行吧那是我少见多怪了」來作為這次事件的結束,還設置了「悄悄公開(此模式的行为与“公开”类似,只是嘟文不会出现在实时动态、话题、探索或 Mastodon 搜索页面中,即使您已全局开启了对应的发现设置。)」。也許下一次,遇見同樣「少見多怪」的事情時,還會有一個新的無辜的人被掛在網路上。

除此之外,我還也收到了一則十分「有趣」的 App Store 評分。

至少我知道了,「賽博吵架」和現實中一樣,並不需要尊重事實,尊重常識。誰的聲音大,誰看起來有道理(這次我靠理性的發言獲得很多支持,但在現實中的吵架,我不免總是情緒激動,而情緒激動的人通常得不到支持),誰的支持者多,誰就正確了。哪怕真的吵輸了,就像我的父親一樣,喝點小酒,藉著酒精含糊不清的說一聲自己錯了,然後昏倒睡著。第二天再見面的時候,什麼都已經記不清了。
六:後記
雖然這次我是被「掛」在網路上的,但反而达到了很多相反的效果。我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對於 New to 中文長毛象 的我來說是很寶貴的(我之前一直待在 mastodon.social),她們也給我講了一些中文長毛象的歷史,和一些不成文的「習俗」。
而最有意思的是,Piecelet App 也在這次之中得到了一個良好的宣傳,週末的白天補覺了一天,起床之後發現 WishKit 新增加了 6 個「反饋和建議」。而在這前一天我才整理完好幾個反饋和建議。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又有郵件提醒我有人傳了新的 Feedback。很高興我的作品能被大家看到。
再次感謝在這次事件中的支持者們!多謝你們的幫助讓我有力量寫下這篇紀錄。祝所有人開心和幸福。
發佈留言